青年力量「黏」住臺東!青年論壇圓滿成功 !
臺東縣政府今(19)日舉辦「黏 TaiTung・思—2025 青年論壇」,邀請深耕在地的青年代表與來自北、中、南區的三位縣外青年領袖分享對談,縣長饒慶鈴指出,台東縣政府努力連結青年、並打造讓青年發聲、行動的平台與環境,吸引更多年輕一代對這片土地產生更深的歸屬感與認同感,便轉化為未來持續關心臺東、投入在地的力量,她也邀請青年朋友參與2026台東博覽會。 「黏 TaiTung・思—2025 青年論壇」是臺東縣政府青年發展中心主辦、轉駅創研試驗所承辦、臺東大學學生會協辦的青年參與第3部曲活動,現場匯聚近百位青年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領袖,針對「青年參政與公共參與」、「在地NGO與青年網絡協作」及「跨局處政策連結」三大核心面向展開深度對話,充分展現臺東青年對於公共事務的熱情與思辨能力。會中討論熱烈,從校園自治到地方治理的銜接、青年如何與在地組織協力,乃至於交通、居住、就業等需要跨局處合作的政策議題,皆提出了許多寶貴且具建設性的觀點。 青發中心指出, 今年度的青年系列活動以「黏 TaiTung」為核心,展現了縣府長期且系統的規劃。自3月起,前透過16場「下午茶之約」,累積超過240人次的參與,成功凝聚在地社群並盤點出文化創生、在地發展等多元議題;18日的「黏 TaiTung・聲」青年講唱會,更以創新的音樂與故事分享形式,吸引約50位青年,為公共議題的討論注入溫暖與共鳴。今日的論壇,正是將這股累積了整年度的豐沛能量,從社群凝聚、情感共鳴,進一步提升至策略性的思辨與對話。 饒慶鈴縣長特別到場勉勵青年,她表示,青年主流化不只是口號,真正促進青年參與、青年賦權,將會是臺東持續進步的真實動能。她期許,論壇匯聚的青年智慧與願景,將會成為未來能量的延續,在2026年的臺東博覽會迎來一個重要的綻放時刻。讓所有來到臺東的人,都能看見年輕世代為這片土地所描繪的精彩藍圖。
把故事說進風裡:「黏 TaiTung・聲」講唱會 從在地浪潮到多元尋根,用音樂與故事「黏」住臺東!
由臺東縣政府青年發展中心主辦、轉駅創研試驗所承辦、國立臺東大學學生會協辦的「黏 TaiTung・聲—2025 青年講座」,於10月18日以獨特的「講唱會」形式溫暖登場。活動跳脫傳統講座的單向講授,邀請在地音樂人「阿丹玩球球」主唱佐勳侑勳,與台越混血創作人「桃子A1J」,透過音樂與生命故事的真誠分享,吸引逾50位青年參與,在旋律與話語的交流中,共同編織出屬於臺東青年的深刻連結。 今年度的「黏 TaiTung」系列活動,是縣府為建構系統性青年參與路徑所規劃的「聚、聲、思」三部曲。繼前期透過16場「下午茶之約」成功「聚集」在地社群後,昨日的講唱會以「來講,把故事說進風裡」為核心,扮演了關鍵的「發聲」角色。活動旨在打造一個低門檻、高共鳴的交流平台,將公共議題的探討,轉化為貼近心靈的故事與旋律,持續為10月19日即將登場的「黏 TaiTung 思—青年論壇」進行感性層面的預熱與能量匯聚。 講唱會上半場由臺東大學音樂系畢業的排灣族創作人「阿丹玩球球」佐勳侑勳以【浪的回響:由海而生】為題,分享他從海洋汲取靈感、在音樂路上闖蕩的心路歷程。他質樸誠懇的歌聲與「該淋雨的時候還是要淋」的生命哲學,深刻觸動了在場青年對於成長與徬徨的共鳴。下半場則由風格獨具的台越混血音樂人「桃子A1J」接力,帶來【根的節拍:隨心而行】的分享,她自由穿梭於中、英、越三語的創作,不僅展現了跨文化背景的獨特魅力,更以「不要想了趕緊去做」的態度,鼓勵青年勇敢探索自我認同與生命方向。 現場溫暖的交流氛圍,不僅讓青年在音樂中找到慰藉,更透過故事的引導,重新感受自己與這片土地的深刻連結。活動特別設計發送的「Taitung Link」NFC 互動吊飾,不僅是將感動化為參與者手中的信物,更是一把開啟在地連結的數位鑰匙;它將持續深化臺東的文化意象,串連起在地組織的網絡,並透過多元的數位應用創造可能,讓這份關懷,得以在未來被持續紀錄與看見。 民政處表示,昨日講唱會所凝聚的情感共鳴與交流,為整個系列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這股由故事與音樂所激發的溫暖力量,將無縫銜接至今日的青年論壇,引導青年將個人的生命經驗,提升至對公共政策的結構性思辨。縣府期待透過這一系列從感性到理性的完整規劃,讓青年對臺東的關懷,從情感的連結,深化為思想的扎根,共同擘劃城市的未來藍圖。
📍 系列之三|黏 TaiTung・思—2025 青年論壇 (10/19)
系列之三|黏 TaiTung・思—2025 青年論壇 (10/19) 本活動旨在搭建一個思辨與對話的平台 ,聚焦於「青年參政」此一核心主軸 。透過跨域對話與深度討論,匯聚在地觀點,共同為臺東青年發展的下一步奠定紮實的討論基礎 。 對此,我們邀請了橫跨政治、行政、學術與在地實踐等領域的各界講者,他們將從各自的專業與生命經驗出發,分享投身公共事務的真實軌跡與見解。期待透過這場對話,讓我們一同描繪出臺東青年參政的多元樣貌,並凝聚成一張清晰的議題藍圖。 在這場論壇,你將可以: 聆聽跨域觀點:從在地到縣外、從學界到政壇,吸收不同位置的實戰經驗與深度解析。 深入議題核心:聚焦「青年參政」,並延伸至 NGO 協力、地方創生與關鍵青年政策等多元面向。 成為連結者:透過共同研討與互動,你的提問與見解將成為匯聚觀點的一部分,共同形塑臺東的未來。 活動環節 12:30-13:00 報到入場 13:00-13:40 開幕與致詞 13:40-14:25 縣內青年經驗分享 14:25-15:10 縣外青年經驗分享 15:10-15:30 茶敘交流 15:30-17:10 共同研討 17:10-17:30 綜合座談與意見彙整 17:30~ 結語與未來連結 活動講師與主持人 主持人:黃立誠 現任臺東縣青年事務發展委員會委員 、國立臺東大學學生議會議長 。 曾任臺灣學生聯合會高等教育政策委員會委員 。 與談人: 柯志昌: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,專長為地方治理、政策分析等 。 張振謙:現任臺灣學生聯合會秘書長 ,曾任臺中市政府青年事務諮詢委員會委員 。 李思平:現任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會委員 、高雄市政府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 。 縣內青年代表: 游雨潔:現任臺東市青年工作協會理事長 、 青年工作協會總會 副秘書長。 陳建廷:現任臺東縣政府縣長秘書 ,曾任立法委員競選團隊辦公室主任、議員辦公室主任。 陳季微:現任東河鄉民代表 ,並持續投入東海岸農創與青年地方創生實踐 。 縣外青年代表: 郭書成(北區):新北市汐止區湖興里里長,曾任獨立村里長協會首屆理事長 。 蔡惠婷(中區):現任新竹市東區市議員 ,積極參與教育政策改革 。 洪杰愷(南區):現任屏東縣青年事務諮詢委員會委員 ,長期投入學生自治與多元性別議題 。
📍 系列之二|黏 TaiTung・聲—2025 青年講座 (10/18)
📍 系列之二|黏 TaiTung・聲—2025 青年講座 (10/18) 跳脫傳統講座的單向講授,這是一場「講唱會」。我們深信,音樂與故事擁有最貼近心靈的力量。在這裡,沒有講台與座位的隔閡,只有旋律與話語的真誠交流。 我們邀請了兩位風格迥異卻同樣精彩的音樂創作人,他們將分享如何從土地的滋養與生命的探索中,找到創作的根源。期待透過他們的分享,讓我們在聆聽與互動中,重新感受自己與這片土地的深刻連結。 在這場講唱會,你將可以: 聆聽創作背後的故事:從海洋的浪潮到都會的節拍,聽見音樂人最真實的生命歷程與創作點滴。 感受旋律與土地的連結:在歌聲與分享中,找到那份觸動你內心深處的感動與共鳴。 重新連結內在的自己:透過音樂與故事的引導,沉澱自我,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寧靜與力量。 活動環節 12:30 - 13:00|參與者報到入場 13:00 - 13:20|開幕式・連結的序曲 13:20 - 14:50|上半場 分享環節 14:50 - 15:00|中場休息 15:00 - 16:20|下半場 分享環節 16:20 - 16:30|結語・帶走今日的迴響 活動講師 在地分享人:阿丹玩球球(佐勳/侑勳) 講唱主題:【浪的回響:由海而生】 ❝ 也不是非要未雨綢繆,該淋雨的時候還是要淋。 ❞ 來自屏東排灣族,畢業於台東大學音樂系。佐勳的音樂,猶如他所深愛的海洋,時而靜謐,時而澎湃。他的創作靈感多源於在綠島生活的日子,從沙灘到港口,編曲層次豐富,風格多變如浪。2020年,他以一曲〈港〉拿下 StreetVoice 週排行冠軍,展現了不凡的創作實力。 師從金曲歌手昊恩,他不僅深耕台灣傳統歌謠,也投入專業音樂製作。現為「阿丹玩球球」主唱兼吉他手的他,同時也是一位業界備受肯定的幕後推手,長期擔任陳建年、家家、Matzka、萬芳等知名歌手的樂手、編曲與製作人,用音樂為無數動人作品注入靈魂。 縣外分享人:桃子A1J 講唱主題:【根的節拍:隨心而行】 ❝ 不要想了趕緊去做。 ❞ 來自台北的台越混血獨立音樂人,桃子A1J 的創作自由穿梭於中、英、越語之間,展現了獨特的跨文化魅力。成長於胡志明市,後定居台北的生命經歷,讓她的作品充滿當代青年的生活視野,風格廣泛且真誠。 始於政大黑音社的她,以輕柔微甜卻不失帥氣的饒舌風格,打破了嘻哈音樂的刻板印象。除了台前演出,她也活躍於幕後,作品橫跨廣告配樂與男團歌曲製作(如 Ozone〈Unicorn〉)。2021年與王水源共組「水蜜桃偵探社」,發行多語專輯《尋人》。因其新住民二代的身份,她受邀於傳藝金曲獎、總統文化獎等重要場合演出,用音樂搭起一座座文化溝通的橋樑。
🌊⛰️ 黏 TaiTung 系列活動|聲・講座&思・論壇 聯合報名 🌊⛰️
🌊⛰️ 黏 TaiTung 系列活動|聲・講座&思・論壇 聯合報名 🌊⛰️ 一場從「相聚」開始的旅程,即將迎來「聲」與「思」的篇章。 自三月起,我們以「黏 TaiTung・聚——下午茶之約」為名,每月舉辦兩場交流活動,將臺東的美好揉進日常。現在,這份透過相聚而生的連結,將延伸至更深刻的共鳴與思辨。 在臺東,故事與旋律總能先一步抵達心裡;而深入土地的思想,則為改變帶來力量。 這個十月,我們邀請您用一個週末的時間,從「聲」入「思」,一同參與「黏 TaiTung」系列的第二、三部曲,整體驗一場屬於臺東青年的交流盛會。週六的「講唱會」,我們將以音樂與故事凝聚情感的連結;週日的「論壇」,則將這份連結化為動能,透過跨域對話,讓思考真正貼近土地。 讓我們。來講,把故事說進風裡;來論,把思想深入土地。 📍 系列之二|黏 TaiTung・聲 — 2025 青年講座 「來講,把故事說進風裡。」 跳脫傳統講座的單向講授,這是一場「講唱會」。我們深信,音樂與故事擁有最貼近心靈的力量。在這裡,沒有講台與座位的隔閡,只有旋律與話語的真誠交流。 我們邀請了兩位風格迥異卻同樣精彩的音樂創作人,他們將分享如何從土地的滋養與生命的探索中,找到創作的根源。期待透過他們的分享,讓我們在聆聽與互動中,重新感受自己與這片土地的深刻連結。 日期時間: 2025年10月18日(六)下午 13:00 至 16:30(12:30 開放報到) 預計人數: 50人 📍 系列之三|黏 TaiTung・思 — 2025 青年論壇 「來論,把思想深入土地。」 面對臺東的獨特處境與青年世代對公共議題的在意,我們以「青年參政」為核心,串聯縣內外青年、公私部門與學界,透過經驗分享與跨域對話,梳理現況、盤點議題,從在地出發匯聚多元觀點。 對此,我們邀請了橫跨政治、行政、學術與在地實踐等領域的各界講者,他們將從各自的專業與生命經驗出發,分享投身公共事務的真實軌跡與見解。期待透過這場對話,讓我們一同描繪出臺東青年參政的多元樣貌,並凝聚成一張清晰的議題藍圖。 日期時間: 2025年10月19日(日)下午 13:00 至 17:30(12:30 開放報到) 預計人數: 80人(10/10前報名者,提供限量特典 ex.禮品卷) 【共同資訊】 活動地點: 臺東縣政府大禮堂 (臺東市中山路276號) 活動費用: 完全免費 活動對象: 15–45 歲學生與社會青年。歡迎所有關心在地文化、音樂、公共參與、地方發展與青年政策的朋友,一同到場。 報名方式: 您可選擇報名單日活動,或兩日全程參與。 【主辦單位】 臺東縣政府青年發展中心(臺東縣政府民政處) 【承辦單位】 轉駅創研試驗所 【協辦單位】 國立臺東大學學生會 【聯繫方式】 如有任何問題,歡迎來信:transtation2022@gmail.com 我們會盡速回覆您的疑問,感謝支持!
🌟活動回顧|114年臺東青年創新創意大賽
🌟活動回顧|114年臺東青年創新創意大賽 歷經近半年的培力與淬鍊,八場專業課程、兩天一夜工作坊,超過300人次的學習與交流,鋪墊了這場決賽舞台的能量。 💡 90組來自全國的團隊,帶著夢想與實力齊聚臺東。 💡 36組初選隊伍,展現出多元創業構想的火花。 💡 8組決賽團隊,在今天全力以赴,將創意化為行動,將理想轉化為故事。 活動的現場,我們看見了勇敢、我們聽見了夢想,也感受到臺東正在逐步成為 青年創新創業的新舞台。 感謝所有參與的青年、評審、講師與貴賓,因為有你們,現場的能量才如此澎湃。 未來,縣府與青年發展中心會持續陪伴大家,一起把創意落地,把夢想實現。 🔥 活動的結束,不是句點,而是一個新的起點。 臺東青年,準備好了! 🚀 —— 主辦單位|臺東縣政府 協辦單位|臺東市青年工作協會
🎧 臺東青年照過來! 臺東縣政府青年發展中心 × 大寶桑電台 FM92.5
🌟 下午茶之約-分享體驗點滴 午後時光裡,青年們透過講座與交流,激發對自己與臺東的創意想像,拓展多元學習的可能性✨ 邀請各位準時收聽,一起了解臺東青年午後的交流點滴! 📅 節目播出時間 🔹 第 5 集|9/21(日)19:00 📻 收聽頻道:FM92.5 大寶桑電台 🎙 主持人:洪素蓉 🎤 特別來賓: 青發中心承辦|陳怡妘 承辦單位|轉駅創研試驗所 青年代表|郭武嚳、陳昀楷
🌟 活動回顧|9/14 青年培力課程 ✨
活動回顧|9/14 青年培力課程 兩場滿滿收穫的課程圓滿落幕啦! 💡 效率大升級:AI基礎運用 🤖 短短一小時,學員們親手體驗 AI 工具如何自動化流程、提升效率,把繁瑣的工作轉換成更有價值的時間!現場互動熱烈,許多學員直呼「第一次發現 AI 可以這麼好用!」。 💇♀️ 品牌經營:美業大解密 ✨ 美業從業者齊聚一堂,專業講師深入剖析品牌經營的關鍵:如何從零開始建立品牌、找到死忠客群,並用行銷心法讓事業更上一層樓。參與者帶著滿滿靈感與實用方法離開,準備把品牌經營帶到新的高度! 感謝每一位學員的熱情參與,也謝謝講師的專業分享。 未來我們還會持續帶來更多元的青年培力課程,陪伴大家一起成長、一起進步! 👉 我們9/20號還有一場創業大賽!請持續追蹤粉專喔! —— 主辦單位|臺東縣政府青年發展中心 協辦單位|臺東市青年工作協會
帶領青年走入「土坂時間」臺東青年走讀打造人生節奏的另一種可能!
從部落文化到山林知識,透過地方經驗探索未來方向 由臺東縣政府推動的「2025青年新五感走讀」系列計畫,於8月30日舉行最終場次「地方品牌與創生途徑|南迴專場」。本次行程走入達仁鄉土坂部落,透過導覽、實作與深度對話,引導青年理解何謂「土坂時間」,進而開啟對人生節奏與價值排序的全新思考。 「土坂時間」不只是地方特色口號,更是一種生活哲學。它代表著排灣族人根植土地、與自然共生的節奏感,也象徵著一種有別於現代社會高速節奏的價值排序。在土坂的生活節奏裡,臺東青年走讀帶領團員認識部落的日常,從不同族群的文化視角出發,發展出新的價值判斷與人生選項。 土地、文化與行動的三重交織 在導覽中,青年們實地走訪了祖靈屋與部落街道,理解排灣族五年祭的意涵,並在故火工作室的引導下認識「傳統」如何轉化為創生力量,讓文化不只是記憶,更是行動的根基。 山林走讀過程中,青年亦透過「不懂生活」團隊帶領,學習如何辨識植物、生態關係,以及排灣族人長期累積的山林生活知識。不僅是自然教育,更是一場與土地對話的深度學習。 走讀行程裡,青年不只是吸收資訊,更在過程中學會觀察生活的可能性、建立屬於自己的價值排序,理解品牌如何從文化中生長,創生如何從日常中發芽。 青年走讀的價值:從學習到選擇 青年發展中心表示:「這場走讀最大的意義,不只在於讓青年『看見地方』,更在於讓他們開始思考自己想過怎樣的人生節奏。當我們把他們帶進不同的生活樣態,青年會開始思索,是否有其他選擇、是否能走出自己的新方向。」 不論是面對職涯轉換期、思考返鄉創業、或探索自我定位,青年走讀正是一個讓青年「跳脫原有速度」,重新感受生命節拍的啟動點。 更多青年相關活動與最新資訊,敬請關注臺東縣青年發展中心官方網站與Facebook粉絲專頁。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主辦單位:臺東縣政府民政處 承辦單位:臺東縣青年發展中心
「邊做邊學 邊學邊創」 臺東青年暑期職場體驗展現臺東新能量
臺東縣政府今(27)日下午於「就藝會—臺東表演藝術創生基地」舉辦「114年度青年暑期職場體驗實施計畫—成果分享會」,共有近百人出席,現場由6家單位設攤展示,並安排10位青年代表上台分享職場心得,展現兩個月以來的學習成果與成長故事。 縣長饒慶鈴表示,縣府自推動「青年暑期職場體驗」以來已邁入第3年,今年共成功媒合260位學生進入144家業者,其中臺東籍青年約佔八成,外縣市青年佔兩成。計畫不僅鼓勵臺東子弟提早接觸職場,在暑假返鄉服務;也歡迎喜愛臺東的外地青年透過實習深入了解地方。今年報名情況踴躍,註冊人數達846人、投遞履歷達2,785人次,雙雙創下新高,顯示青年對臺東的高度期待與關注。 縣府說明,今年職缺遍及全縣15個鄉鎮市,涵蓋文化創意、觀光服務、農漁產業及公共事務等領域,職缺內容也更趨多元,包括餐飲服務、市集社群經營、甜點助理、農作物栽培與田野調查員等,充滿臺東特色與創意。透過「邊做邊學、邊學邊創」的歷程,青年不僅習得課堂外的實務經驗,更深入體會臺東的文化底蘊與生活魅力。 今年計畫中也有亮眼案例。來自臺東大學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的研究生洪承揚與李采姸,選擇在「向日葵藍染文創」實習。這家位於臺東糖廠文創園區的品牌,以海洋深層水結合傳統藍染技藝,發展出兼具永續精神與設計感的藍染作品。兩位學生投入店務營運、商品介紹、課程支援與社群經營等工作,過程中不僅能將課堂所學運用於實務,更深刻體會藍染工藝所承載的文化底蘊與情感,進一步對未來專業發展帶來新的啟發。 縣府指出,今日分享會現場青年們以真摯的言語與創意的呈現,展現青春活力與專業實力。無論是協助社群行銷、農作體驗或文化推廣,都為地方注入新能量。未來縣府也將持續辦理相關計畫,提供更多元的學習平台,期盼青年能將專業所學帶回臺東,成為在地產業發展的新動能。












